一粒种子孕育一片希望。为了进一步提升道地中药材品质,加快中药材绿色、生态、有机种植进程,陇西县把道地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提升作为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重要抓手,从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入手,提质扩面,指导建设道地良种繁育核心基地8600亩,为全县中药材产业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提供优质种源。
仲夏时节,万物葱茏。在陇西县双泉镇胡家门村的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苗繁育基地,黄芪、黄芩、党参等种苗长势喜人。问及今年中药材种苗的长势时,药农杨永军喜上眉梢,他随机采挖了一株黄芪种苗长度就超过了23公分。
陇西县双泉镇胡家门村村民杨永军:你看像往年这样的苗子根本达不到这么长,今年主要是农业局选择籽种好,再一个就是改茬土壤的农药、有机肥,确实配备的好得很。今年的旱象这样子的,我们这个育苗点上能得到这么个长势,这就完全要相信科学,你看这一点麻口都没有。
今年,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基地育出的黄芪苗子条形好,不愁卖,预计一亩地能挖1600多斤。在育苗技术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从土壤改良、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种子处理、病虫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全程跟踪指导,为陇西中药材育苗基地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通过抓点辐射带动,逐步破解中药材种质退化现状,解决道地中药材良种生产“从无到有”的问题,实现了“从有到优”的目标。
陇西县双泉镇胡家门村村民杨永军:像我今年育了六亩黄芪苗,一亩卖个一万二三,六亩好点卖个七八万块钱,今年我们这个育苗点相当的成功。农业局的每天督查,有时候看见叶面上有什么病菌了,赶紧就给我们无人机喷洒农药,确实好。
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从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入手,提质扩面,指导建设道地良种繁育核心基地,重点在双泉镇胡家门村和癿羊口村着力打造千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苗繁育基地。目前,全县中药材育苗面积5万多亩,年产量3万多吨,60%用于本县种植,40%销往内蒙、新疆、青海等地,年产值4亿多元。
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办公室主任陈卫宏:为基地投放生物有机肥、生物菌肥等有机农药化肥,减少农药对环境、土壤和中药材的污染。同时,种源来自县中医药研究院近年来采用集团选育的方法选育出的优质中药材种子,进一步风选、色选、磁选等方式加工处理,在今年干旱的情况下,发芽率达到85%以上。
在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指导下,基地优先采用地膜穴播育苗技术“覆砂育苗”,这种技术既能达到保墒、保肥的目的,又能促进地表温度回升,提前移栽时间,也能抑制杂草生长,可增产30%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地全程跟踪指导,做到常观察、常记录、常总结,在不断提升中药材种质的同时,真正让种子种苗成为中药材增产增收的重要保障。
陇西县双泉镇人大主席冯辉:为了进一步提升道地中药材品质,我们组建成立了秦祁河畔中药材育苗产业党委,按照“产业党委+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和“六统一分”的管理模式,着力推进基地建设布局规模化、繁育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多元化发展,带动全镇发展中药材育苗4500亩,亩均增收达8000元以上。
编审|康应祥 张蕾
编辑|何宝玲
微信公众号:看陇西